「东西部协作黔南典范」瓮安县:强链延链补链 为刺梨产业强基赋能

2023-07-11 13:08:11 来源:天眼新闻

瓮安县永和镇平均海拔1100米,有着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,广阔的山地面积,十分适宜刺梨生长。6月,刺梨再次花开,又是一年丰收的景象。

永和镇刺梨基地建于2019年3月,分布在白水河社区、洗马塘村和后坝村。2021年秋天,永和镇种植的3200亩刺梨迎来第一次采摘,900余亩刺梨采收鲜果17吨,这些果实具有饱满多汁、酸甜可口的优点,得到收购客商的青睐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为提高刺梨的产品附加值,瓮安县在东西协作的背景下引进了贵州威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

贵州威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瓮安后,先后和永和镇、岚关乡等地刺梨种植大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,承诺刺梨鲜果应收尽收,收购价格比平均市场价要高出约每斤0.12元,确保种植农户获得稳定收益,这给刺梨种植户们吃下“定心丸”。2022年以来,该企业在当地收购鲜果1000吨,支付收购价款400万元,间接带动群众参与管护、采收等季节性务工1100多人次,发放劳务工资100万余元;直接带动稳定就业15人,人均月工资4000余元;惠及群众2238户9934人,其中脱贫户及“三类”户8657人。

贵州威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西部协作结硕果的一个缩影。

近年来,瓮安在广州的帮扶下,积极培育“主链”,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。发扬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高品质健康安全消费新理念,坚持做“绿色产品”,按照“果园生态化、种植规范化、选育科学化、管护标准化”的“四化”要求,抓好源头管控,推广科学堆肥、打枝压条、花期追肥、生物防控等技术,致力于打造绿色、有机、高品质的健康产品。

瓮安采收的刺梨果原需送往毕节、惠水等地加工,运输成本高,收购价格低,群众收益有限。为破解刺梨加工产能缺失痛点,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,按照“上游招下游、下游引上游、补齐产业链”的思路,梳理刺梨产业薄弱环节,明晰“稳规模、提质量、强加工、扩市场、建标准、创品牌”刺梨产业发展路径,瓮安县紧盯粤港澳大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招商活动,引进广东纳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到瓮安投资建厂,成立贵州威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营刺梨产品研发、深加工等业务,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800万元,建成全套冷库、水处理厂、果渣场、锅炉房、灌装生产线等现代化加工厂房,特别是今年投产的鲜果压榨生产线,使日加工鲜果产能跃升至每日80吨。

此外,瓮安还创新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引导贵州威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驻粤黔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,充分释放园区产业政策红利,培育壮大骨干企业,丰富共建园区产业结构;发挥企业刺梨管护技术优势,反哺园区刺梨种植产业,形成双向良性循环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

编辑 何  广

二审 卢泰铭

三审 张发扬

标签:

最新内容